推广 热搜:

二氧化碳封存地下助增油气产量,既能喝又能用二氧化碳商业价值巨大

   日期:2021-07-07     浏览:28    评论:0    
核心提示:今年年初,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发更多的碳减排项目,成为很

今年年初,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发更多的碳减排项目,成为很多企业的课题。



今天,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山东启动建设。碳捕集,通俗地讲,就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提纯,再循环利用或封存。企业究竟是怎么收集二氧化碳的,又是怎样变废为宝的,记者在山东进行了调查。



变废为宝二氧化碳封存地下助增油气产量






在山东的齐鲁石化,工作人员正在通过低温和高压技术,回收煤制气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也就是完成了碳的捕集。






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技术员王佳俊:我们这个项目年捕集纯化二氧化碳达到100万吨,回收后的液态二氧化碳纯度达到99%以上,都将被输送到胜利油田。



在山东的胜利油田,工作人员将齐鲁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到油井,这也是碳利用与封存的环节,可以提升油井的产量。






胜利油田地质和开发首席专家杨勇: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就是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原油相溶,增加原油流动性,驱替岩层中的原油,同时二氧化碳通过置换油气、溶解与矿化作用实现永久地下封存。






目前,胜利油田在示范工程区块部署了注入井73口,预计未来15年,可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近千万吨,同时可实现增油超过200万吨。



胜利油田采油工程首席专家高国强:项目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目标是到年底实现全面高质量、高水平投注,实现碳封存和增油的双效益、双提升。



记者了解到,每100万吨二氧化碳实现地下封存,减排量就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同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栓文:胜利油田55亿吨探明储量中,有11亿吨储量的低渗透油藏适合二氧化碳驱油,这是一个巨大的产量、增量,力争到2025年达到30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能力。






既能喝又能用二氧化碳商业价值巨大



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除了注入到地下增加油气产量之外,在新材料和食品饮料生产等领域同样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山西大同的一家热电厂,千吨级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生产系统正在运行,而这些被捕集的二氧化碳将转化为一种新材料:碳纳米管,目前每吨碳纳米管的市场价值在50万元左右。






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宋维宁:碳纳米管做出来的锂电池导电浆料,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电极材料,超零界二氧化碳发泡片材可以用于汽车、包装、咖啡杯等轻量化的产品。



而在上海的一家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通过收集纯度达到99%,已经被作为可乐等食品饮料的生产原料。






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联合装置首席技师赵伟飚:通过提纯、加工可以生产出食品级的二氧化碳,每年可供生产约11亿罐可乐,实现750万元销售收入。



研究表明,我国未来有近10亿多吨碳排放量要依靠碳捕集利用封存来实现中和,其中在能源、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开发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一些化工企业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固化,二氧化碳的矿化利用这块我们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氧化碳利用对食品的保鲜,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途径还是很多的。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二氧化碳还可以跟其他的一些工艺结合,在建材领域,也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另外在化工领域,二氧化碳也可以成为一些化工的产品,能够固化下来,所以碳捕集利用封存是一个整体,我们要统筹来推进。



我国碳捕集利用封存仍处在试点阶段标准体系待建立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碳捕集利用封存的规模化、商业化面临哪些挑战?产业链上下游如何顺利对接?



记者了解到,我国碳捕集利用封存市场涉及到的环节和流程比较长,还处在试点阶段,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对碳捕集利用封存都有补贴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油田利用一吨二氧化碳美国补贴35美元,我们国家也应该从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同时也应该给予一定财政方面的支持。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我们需要开展大规模、全流程的示范项目,在碳捕集的环节相关的一些技术政策,财税的一些政策,对降低碳捕集的成本,能够推动技术进步。



业内人士表示,推进碳捕集利用封存市场还需要打破一些障碍,要让二氧化碳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输送,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过程中,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利用,需要相关政策鼓励降低利用资源的成本,同时要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对它的减排效果怎么样来进行评估、验证,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对于碳捕集利用封存工作的推动也会造成很多阻碍。



此外,全国碳市场目前正在推进之中,将形成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这也将推动碳捕集利用封存市场加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比如减碳过程当中形成的这些指标拿到市场上交易,减少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能够达到50元,可以想象这可以极大鼓励企业,或者一些研发主体进行更大投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石化启动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安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5日宣布,启动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这对于我国石化行业推进CCUS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我国石化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记者从中国石化了解到,此次中国石化启动建设的百万吨级CCUS项目,由齐鲁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两部分组成。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与封存,实现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把二氧化碳封在地下,把油驱出来。



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说,发展CCUS是大势所趋,启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项目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统筹二氧化碳减排与利用,将炼化企业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层,把难动用的原油开采上来,实现“变废为宝”。



据张玉卓介绍,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拟于年底投产,预计未来15年,项目可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68万吨,可实现增油296.5万吨。



此外,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重点部署CCUS+新能源、CCUS+氢能、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大二氧化碳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力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力争在所属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张玉卓说。






图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正在纯梁油区进行二氧化碳注入前的准备工作。(图片来源:中国石化)



中国制定化工产品高端化路线图


我国石化业在原料、技术和市场方面已具有较好基础,具备了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条件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巧然)低油价下,石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尤为重要。在5月底以“科技引领、构建链条、迈向高端”为主题的2017中国(濮阳)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工产品高端化路线图设定了具体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高端化工产品国内自给率达到60%以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领先型炼化一体化骨干企业高端产品比例要达到70%、力争80%,中国化工集团等传统大型化企力争70%,现代煤化工企业力争50%。



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洪定一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MPE膜料、POE、TPV、PB-1、PVB、PC、PMMA、PEEK、BMI、AEM、对位芳纶、高档碳纤维等13种标志性高端化工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



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支持,中国化工学会、河南省科协和濮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等产学研各界人士,就我国石化工业精细化发展方向、化工产品高端化转型以及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热点新技术,结合石化转型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委会委员王玉庆建议,自主开发技术要选择有基础、有原料、有市场的产品及产业方向重点突破;上下游结合共同培育和发展市场,甚至可以尝试实行混合所有制经营;可以采取“技术秘密+专利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洽谈和项目签订等形式的活动,共14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4.515亿元。此外,还举行了“中国化工学会创新驱动濮阳工作站”授牌。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002028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