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常德经开区书写新时代奋斗传奇,一座产业新城正崛起

   日期:2021-07-14     浏览:45    评论:0    
核心提示:枉水之畔,善卷先生躬耕陇亩,以德教化,铸就中华道德丰碑;德山脚下,楚人屈原“朝发枉渚”,行吟坐咏,创下旷世名篇《九歌》;

枉水之畔,善卷先生躬耕陇亩,以德教化,铸就中华道德丰碑;德山脚下,楚人屈原“朝发枉渚”,行吟坐咏,创下旷世名篇《九歌》;孤峰岭上,朗州司马壮志难酬,纵览春景秋色,感叹“观物之余,遂观我生”。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德山这片热土,历经沧桑巨变。从1992年建立德山开发区,到2010年晋升国家级园区,再到跻身“全国百强园区”。如今,常德经开区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瞄准“产业新城”、“五好”园区、“创新先导”一系列更高目标,书写新时代的奋斗传奇。



创新机制招大引强蓄动能



6月28日,常德经开区19个项目实现“云签约”,总金额达56亿元。这些项目涉及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常德市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具有投资体量大、科技水平高、后期成长好等诸多优点。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常德市将“招大引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常德经开区迅速行动,围绕“五好”园区创建和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吹响“招大引强”集结号,发起总动员,在全区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这是一场检验园区干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硬仗、大仗,更是关系园区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仗、持久仗,必须深入推进、久久为功。作为全市产业建设的桥头堡,常德经开区对胜利的渴望格外迫切。



下发任务书、组建生力军、用好指挥棒……一系列务实举措行之有效;坚持“优中选优”做好项目策划、突出“精准施策”做好方法创新、实施“一体推进”做好项目落地、紧盯“专外特新”做好补短强弱……一条条行动指南有的放矢。



全区迅速掀起“招大引强”热潮。截至目前,共签约项目6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500强”项目1个。同时,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牵牢抓稳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快速建设、早见成效。今年1至6月,常德经开区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47.3亿元,同比增长17.8%。



喜开新局,彰显出“大部制”改革实效。2020年,为进一步激发园区活力,常德经开区以企业化管理、平台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把职能相近的部门精简整合形成“大经济、大建设、大管理、大服务、大监督”的高效运行体系,组建招商合作部、产业发展部、建设管理部、社会事务部、党政工作部五大部门。依托招商合作中心、项目推进中心、园区发展中心三大平台,为产业项目提供全过程、无缝隙、“一条龙”服务。



提升内功,从未停歇。在机构设置、简政放权、人员聘用等方面,在区域调整、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平台转型等领域,常德经开区率先进行创新性改革,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让园区成为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近年来,该区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民营500强企业2家。2020年,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16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952亿元,千亿园区实至名归。



培育产业“链”出一片艳阳天



7月7日,在常德经开区东区工业园,常德光宇新能源项目建设正酣,厂房扫尾、设备采购有序进行。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生产储能电池,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突破60亿元,并与园区内金富力、大度新材、中锂新材等企业,建强常德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链。



长期以来,常德经开区坚持以大项目引领大转型,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两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四上”企业达到280家,规模工业企业19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车、中国中药、中国建材,以及中国500强企业复星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通物流等行业巨头纷至沓来,在这片沃土扎根发展。



着眼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打造产业集群,该区围绕主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系统性规划建设了9个专业园区,并以此为载体,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平台化、平台市场化”,集聚优质产业,促进转型升级。



常德经开区还制定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大健康七大产业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发展12条产业链,明确责任领导与牵头部门,拟定支持产业链建设的“两图七清单”。



前行的脚步不停,看到的风景越美。今年来,常德经开区在产业链建设上,接连实现新突破:智能装备制造方面,引进汽车内饰件生产制造、中联配套零部件加工、客车白车身总成生产制造、机械零配件制造基地等6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1亿元;医疗器械方面,引进高端医药中间体、体外诊断快速检测产品生产基地、伯年大药厂(湖南)生产基地、II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等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9.4亿元……



同时,常德经开区将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相继建成运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华为常德工业互联创新中心、电商企业加速器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百兆瓦级多元电力实验平台等正在加快推进,为企业孵化成长、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常德经开区还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产城融合新城崛起美如画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



如今的善卷故里,已变成一座高楼林立、路网发达、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这一理念在此得到了生动诠释。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常德经开区以建设产业高地、生态绿洲、幸福家园为目标,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以产带城,产城相宜,三生协调”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全区形成了七纵八横的路网框架;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升,提质改造后的沅江风光带、孤峰公园,犹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既保留了德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融入了健身休闲功能,让德山人实现“享受绿色生活,服务绿色产业”的美好愿景。



常德经开区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遏制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所有贫困人口“十三五”时期稳定脱贫。



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常德经开区着力守护好德山蓝天碧水净土,外增颜值、内修气质,全力推进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建设,荣获第四批“国家绿色园区”荣誉称号。



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连续获得省市先进。持续推进无上访村(社区)建设,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纵深开展,综治民调工作连续多年排名常德市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常德经开区引进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新建崇德中学、石门桥中心小学、龙潭庵小学、赵家桥小学,改造乾明路小学、莲花池小学及农村薄弱学校,全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引进了省妇幼常德医院和七喜湘西北肿瘤医院,新扩建了市二医院,群众就医就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型城市教育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公共卫生服务和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产业兴旺激发城区活力,城区繁荣支撑产业发展。园区管辖范围内9条快速公交线路覆盖全区,建成湖南省标准最高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还配套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座60万吨自来水厂、1座10万吨污水处理厂,5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启动了智慧能源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从“里”到外焕发新生。



近日,常德经开区19个项目实现“云签约”,总金额达56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在延伸园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常德市把“招大引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推动常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常德经开区围绕“五好”园区创建和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吹响“招大引强”集结号,在全区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该区通过梳理库存项目,深耕现有企业,坚持“优中选优”,围绕做大龙头、建强链条,做好项目策划,确保储备充足,形成源头活水。根据企业需求,突出“精准施策”,跳出传统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方法,改变招商引资仅靠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加大以商招商、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力度。对签约项目给予“一站式”服务,实施“一体推进”,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真投产、见实效。重点围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十大专业园区,抓好项目引进,打造产业集群,做好补短强弱的文章。



常德经开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通过实行重大项目专项小组负责制,制定专门考核奖惩办法,坚持全员出击与集中攻坚相结合,掀起“招大引强”热潮。今年来,共签约项目6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500强”项目1个。一批纳入市、区计划的重点项目正在抓紧推进,落地见效。



过去,常德是沅水流域水运最为发达的城市,是湘西滇黔进入洞庭湖与长江中下游的必经之地,沅水流域的竹木、桐油通长江、下洞庭。地处中心城区的武陵区,依水而兴,下南门码头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一度成为湘西北最繁荣的经济中心。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的优势,武陵区委、区政府接续奋斗,持续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武陵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深度调整与经济格局重构的“破冰”之举,不断调整三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让三产成为武陵产业发展的核心。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该区瞄准现代服务业和互联网智慧产业,针对现代服务业、移动互联网产业等陆续出台扶持政策,并完善服务业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武陵区旅外名人名录库,培育和壮大一批中小微服务企业,致力把武陵打造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武陵区把产业招商作为重点工程,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对接,积极带着项目“走出去”,吸引一批战略投资商落户武陵,引进一批有潜力、有活力的产业项目。2018年以来,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共10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这当中既有常德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旭辉国际新城、喜盈门范城等大项目,又不乏北电正光、携康医疗等成长性好的项目。开工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5个,其中一期投资130亿元、占地1000多亩的旭辉国际新城项目是去年全省沪洽周签约引进的最大项目;新投产4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包括万达总部国际大厦、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常德烟厂易地技改竣工投产,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现代化的卷烟工厂,常德“烟”品牌越来越亮、名气越来越大。保时捷、奔驰、路虎等一线品牌齐聚湘西北汽贸城,武陵发展的辐射力更广、带动力更强。



面对农业面积小、城区工业企业“腾笼换鸟”的发展需要,近年来,为赋能高质量发展,武陵区以建设“泛湘西北地区智慧产业发展高地”为发展方向,按照“东西互应,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大兴智慧产业,在东部原武陵工业园建设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在西部重点建设常德智慧产业园。目前,互联网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45家,2020年智慧产业产值突破68亿元,占园区总产值比重达83%。双英大厦项目交付使用,引进落户湖南创源文创总部基地项目、携康智慧医疗区域总部基地项目、360中南地区区域总部项目等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现代化气质初步显现。



数据是有力的证明,也最直观的体现变化。武陵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已从2012年的3.9:28.7:67.3,调整为2020年的0.8:17.9:81.3。在产业布局的深刻调整下,2020年区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9.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9.7%,增速领跑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对比“十二五”时期增长39.4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351元、31235元,稳居全市第一。综合实力跃升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区,稳居全国百强区前列。



奋斗永无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站在新的百年征程上,武陵区将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继续着力推进招大引强、三产提质。



武陵区大兴实干之风,促产业发展,出台系列举措,将工作中心聚焦产业、聚焦发展,将楼宇经济、首店经济、总部经济、智能制造、互联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和常德智慧产业园,引进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室,建设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把载体建起来,把人才引进来,把精力沉下去,把队伍派出去。引进投资1.5亿的VV语音网络网红直播总部项目,将在整合常德现有业务板块基础上,打造国内领先、湖南省首个网红直播文化旅游融合平台。



蒸蒸日上的产业发展、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处处洋溢的现代气息,古时善卷隐居躬耕之地,产城融合之花正绚烂绽放。这座高速崛起的产业新城,成为常德贯彻“三高四新”战略主阵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常德经开区正在续写更加绚丽华美的篇章。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0020281号-3